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故事. Show all posts
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故事. Show all posts

30 November 2012

于谦巧对




于谦是明朝著名的民族英雄。他六七岁的时候,就念了好多书,特别会对对子。有一天,母亲给他头上梳了两个小抓鬏〔jiū〕,头发盘成结〕。梳好头,于谦就上学去了。
到了学堂,于谦碰上了一个叫蓝古春的和尚,蓝和尚一看小家伙梳的头发挺逗人,就对于谦开玩笑说:
牛头喜得生龙角;
意思是说,你这个牛脑袋怎么长出了两个龙犄角?小于谦一听,心里不高兴,马上回敬了一句:
狗口何曾出象牙!
意思是说,你的狗嘴里吐不出象牙来——说不出好话。一下子,把蓝和尚噎得目瞪口呆。
第二天,于谦对母亲说:“您别给我梳两个抓鬏了,让人说笑。”母亲就给他在脑瓜顶上梳了三个发结。于谦来到学堂,又碰上了蓝古春。蓝和尚见于谦头发样子变了,就又说了一句:
三角如鼓架;
意思是说,你脑袋上的三个杈儿就象支鼓的架子。于谦看了看蓝和尚的秃脑袋瓜儿,马上对了一句:
一秃似擂槌。
意思是说,你这秃脑袋活象一个大鼓槌儿。蓝和尚听了,哭笑不得,可心里还真佩服小于谦的聪明劲儿。他对于谦的老师说:“这小家伙不简单,以后准是个人才。”
过了几年,朝廷派来几个大官儿到这儿来视察。他们走进一座大庙,坐在正殿里,两边坐着地方官儿,门外还有两溜儿官兵列队站岗,还真够气派的。大官儿们叫来了本地的学生,想要考考他们的学问。一个大官儿指着庙里的佛像说:“我就用这些出个对子上联,你们来对。”他就说了:
三尊大佛,坐狮、坐象、坐莲花;这个上联说的是庙里的三尊佛像和他们坐着的东西:释迦牟尼佛坐在莲花座上,文殊菩萨骑狮子,普贤菩萨骑大象。合到一块儿,就是:三尊大佛,坐狮、坐象、坐莲花。
县官想,不能随便叫人对,对错了,我不也跟着倒霉吗?他早听说于谦聪明好学,岁数不大,可学问在学堂里是数一数二的。县官就指着于谦说:“让这个小秀才对个下联吧。”于谦走到前边,张嘴就对了一个下联:
一介书生,攀凤、攀龙、攀桂子。
“一介书生”就是一个书生,是说于谦自己。后半句呐,是说我要骑上凤,骑上龙,飞上天〔传说月宫中有桂树。古人还用“攀桂”比喻考上进士。小于谦也是在说,我今后准能考中,当上进士〕。大官儿看于谦小小年纪,志向挺大,高兴得连连说好。
于谦出了庙门,门外的军官小声问于谦:“小秀才,你刚才对的是什么?我没听清。”于谦看了这伙气势汹汹的官兵一眼,就说:
“两卫小军,偷狗、偷鸡、偷苋〔xiàn〕菜!”
是说,你们这伙官兵,不是偷鸡就是摸狗,整天的祸害老百姓!小于谦说完,手往身后一背,摇晃着脑袋走了。
(据明·起北赤心子《新话摭粹》,明·郎瑛《七修类稿》卷五十一《少保吏笔对》)

注明:

故事来源:网络

图片来源: 网络图片

05 November 2012

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作者:千载雪
这个是一句耳熟能详的俗语。从句式角度来说“州官放火”与“百姓点灯”应该是同一个意思,但为啥“放火”和“点灯”是同一个意思呢?今天咱就来说说。
在古代有一个习惯叫:“避讳”。比如,在提到皇帝的时候,不能直呼其名。要避讳。要改成别的字。推而广之,当官的有“官讳”,长者也有避讳。
说到避讳,古人各类“避讳”都有。记得有这样一件趣事:一位老人家曾经跟别人夸耀他儿媳妇是怎样的乖巧。在日常生活中他最避讳提到“九”这个音。他的儿媳妇总能避讳过去。别人不信。于是找了几个人一起试试他儿媳妇的乖巧程度。他们与老人家打赌:如果他儿媳妇说了“九”的音,他就得请他们吃饭;如果他儿媳妇没说,他们请老人吃饭。
结果,这几个人一起到他儿媳妇那里,说:“请你转告你的老公公,告诉他,今日,有九个老头拎着九个酒壶,一起到他这里来打酒,要请他喝酒。”老人的儿媳妇不一会儿跑到老人面前,(那些人在外面听着)说:“有一伙四加五个老人,拎着十减一的一喝就醉的水,一起来这里打二七,一定要请他喝三六。”此时老人高兴了,对外面说,你们都听到了吧?你们该请我吃饭了!
避讳的趣事很多的。限于篇幅咱就不多说。言归正传。
在宋朝的时候,一个叫:“田登”的人做了州官。不许百姓说“登”字。而“灯”和“登”是同音,这个“灯”字他也不许百姓说。如果遇到“灯”字,只能说“火”。而不巧的是,他偏偏喜欢放灯。
这一年元宵节到了,他让人贴出告示:本州依例,全城放火三日。结果百姓开始都吓一跳,以为这位州官犯了什么神经要全城放火,纷纷外逃。后来这位州官只好派人一一去安慰。当百姓明白“放火”是“放灯”(象征佛法大明的意思),愤愤的说:“这是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这是什么世道,简直太霸道了。”后来人们就用这句俗语来形容那些称霸一方的官员们。

30 August 2012

两则感人的故事






作者:馬錫川

現在的工商社會講求功利 懂得人文親情孝敬父母的人已經不多了.....

兩個故事很短,卻感動了很多人……

网络图片



1.有這樣一個兒子,他是個大款,母親老了,牙齒全壞掉了,於是他開車帶著母親去鑲牙,一進牙科診所,醫生開始推銷他們的假牙,可母親卻要了最便宜的那種。醫生不甘就此罷休,他一邊看著大款兒子,一邊耐心地給他們比較好牙與差牙的本質不同。可是令醫生非常失望的是,這個看是大款的兒子卻無動於衷,只顧着自己打電話抽雪茄,根本就不理會他。醫生拗不過母親,同意了她的要求。這時,母親顫顫悠悠地從口袋裏掏出一個布包,一層一層打開,拿出錢交了押金,一週後再準備來鑲牙。

兩人走後,診所裡的人就開始大罵這個大款兒子,說他衣冠楚楚,吸的是上等的雪茄,可卻不捨得花錢給母親鑲一副好牙。正當他們義憤填膺時,不想大款兒子又回來了,他說:醫生,麻煩您給我母親鑲最好的烤瓷牙,費用我來出,多少錢都無所謂。不過您千萬不要告訴她實情,我母親是個非常節儉的人,我不想讓她不高興。



网络图片


2.我上床的時候是晚上11點,窗戶外面下着小雪。我縮到被子裡面,拿起鬧鐘,發現鬧鐘停了,我忘買電池了。天這麼冷,我不願意再起來。我就給媽媽打了個長途電話:
 
 媽,我鬧鐘沒電池了,明天還要去公司開會,要趕早,你六點的時候給我個電話叫我起床吧。

媽媽在那頭的聲音有點啞,可能已經睡了,她說:好,乖。 

 電話響的時候我在做一個美夢,外面的天黑黑的。媽媽在那邊說:小桔你快起床,今天要開會的。我抬手看錶,才五點四十。我不耐煩地叫起來,我不是叫你六點嗎?我還想多睡一會兒呢,被你攪了!媽媽在那頭突然不說話了,我掛了電話。
 
 起來梳洗好,出門。天氣真冷啊,漫天的雪,天地間茫茫一片。公車站台上我不停地跺着腳。周圍黑漆漆的,我旁邊卻站着兩個白髮蒼蒼的老人。我聽著老先生對老太太說:看你一晚都沒有睡好,早幾個小時就開始催我了,現在等這麼久。 
 
是啊,第一趟班車還要五分鐘才來呢。終於車來了,我上車。開車的是一位很年輕的小夥子,他等我上車之後就轟轟地把車開走了。我說:喂,司機,下面還有兩位老人呢,天氣這麼冷,人家等了很久,你怎麼不等他們上車就開車?
 
 那個小夥子很神氣地說:沒關係的,那是我爸爸媽媽!今天是我第一天開公交,他們來看我的! 

 我突然就哭了——我看到爸爸發來的短消息:女兒,媽媽說,是她不好,她一直沒有睡好,很早就醒了,擔心你會遲到。

忽然想起一句猶太人諺語:
 
父親給兒子東西的時候,兒子笑了。  
兒子給父親東西的時候,父親哭了。

看過後,記得做一個孝順的子女。這一輩子,能讓你欠太多的,而且不求回報的只有父母,不要抱怨父母的嘮叨…… 多多體諒他們、感恩他們、關心他們!

07 May 2012

家有中等生




                   注明:所有照片载自网络

~轉載自網路 ,作者不详        



其實沒有遠大理想也不是什麼壞事,這輩子能夠做一個正直的人就可以了。

女兒的同學都管她叫"二十三號"。
她的班上一共有五十個人,而每每考試,女兒都排名二十三。
久而久之,便有了這個雅號,她也就成了名副其實的中等生。

我們覺得這外號刺耳,女兒卻欣然接受。

老公發愁地說,一碰到公司活動,或者老同學聚會,

別人都對自家的"小超人"讚不絕口,他卻只能扮深沉。
人家的孩子,不僅成績出類拔萃,而且特長多多。

唯有我們家的"二十三號女生",沒有一樣值得炫耀的地方。
因此,他一看到娛樂節目中技藝非凡的孩子,就羡慕得兩眼放光。
後來,看到一則九歲孩子上大學的報導,他很受傷地問女兒:孩子,你怎麼就不是個神童呢?

女兒說,因為你不是神父啊!

老公無言以對,我不禁笑出聲來。

中秋節,親友相聚,坐滿了一個寬大的包廂。
眾人的話題,也漸漸轉向各家的小兒女。

趁著酒興,要孩子們說說將來要做什麼。
鋼琴家、明星、政界要人,孩子們毫不怯場,

連那個四歲半的女孩,也會說將來要做央視的主持人,贏得一陣讚歎。

十二歲的女兒,正為身邊的小弟弟、小妹妹剔蟹剝蝦,盛湯揩嘴,忙得不亦樂乎。

人們忽然想起,只剩她沒說了。
在眾人的催促下,她認真地回答:"長大了,我的第一志願是,當幼稚園老師,

領著孩子們唱歌跳舞,做遊戲。"

眾人禮貌地表示讚許,緊接著追問她的第二志願。
她大大方方地說:"我想做媽媽,穿著印叮噹貓的圍裙,在廚房裡烤好蛋糕,

然後,給我的孩子講故事,領著他在陽臺上看星星。"

親友愕然,面面相覷,不知道該說些什麼。
老公的神情,極為尷尬。
回家後,他歎著氣說,你還真打算讓女兒將來當個幼稚園老師?

咱們難道真的眼睜睜地看著她當中等生?
其實,我們也動過很多腦筋。

為提高她的學習成績,請家教、報輔導班、買各種各樣的資料。
孩子也蠻懂事,漫畫書不看了,剪紙班退出了,週末的懶覺放棄了

像一隻疲憊的小鳥,她從一個班趕到另一個班,卷子、練習冊,一疊疊地做。

可到底是個孩子,身體先扛不住了,得了重感冒。

輸著點滴,在病床上,她還堅持寫作業,最後引發了肺炎。
病好後,孩子的臉小了一圈。

可期末考試的成績,仍然是讓我們哭笑不得的二十三名。

後來,我們也曾試過增加營養、物質激勵等等,幾次三番地折騰下來,女兒的小臉越來越蒼白。



而且,一說要考試,她就開始厭食、失眠、冒虛汗,再接著,
考出了令我們瞠目結舌的三十三名。


我和老公,悄無聲息地放棄了轟轟烈烈的揠苗助長活動。
恢復了她正常的作息時間,還給她畫漫畫的權利,
允許她繼續訂《兒童幽默》之類的書報,家中安穩了很久。
我們對女兒,是心疼的,可面對她的成績,又有說不出的困惑。

週末,一群同事結伴郊遊。
大家各自做了最拿手的菜,帶著老公和孩子去野餐。

一路上笑語盈盈,這家孩子唱歌,那家孩子表演小品。
女兒沒什麼看家本領,只是開心地不停鼓掌。

她不時跑到後面,照看著那些食物。

把傾斜的飯盒擺好,鬆了的瓶蓋擰緊,流出的菜汁擦淨。
忙忙碌碌,像個細心的小管家。

野餐的時候,發生了一件意外的事。
兩個小男孩,一個奧數尖子,一個英語高手,同時夾住盤子裡僅剩的一塊糯米餅,

誰也不肯放手,更不願平分。

豐盛的美食,源源不斷地擺上來,他們看都不看。

大人們又笑又歎,連勸帶哄,可怎麼都不管用。
最後,還是女兒,用擲硬幣的方法,輕鬆地打破了這個僵局。

回來的路上,堵車,一些孩子焦躁起來。

女兒的笑話一個接一個,全車人都被逗樂了。
她手底下也沒閒著,用裝食品的彩色紙盒,剪出許多小動物,引得這群孩子讚嘆不已。

至下車,每個人都拿到了自己的生肖剪紙。
聽到孩子們連連道謝,老公禁不住露出了自豪的微笑。

期中考試後,我接到了女兒班主任的電話。

首先得知,女兒的成績,仍是中等。
不過,他說,有一件奇怪的事想告訴我,他從教三十年了,第一次遇見這種事。

語文試卷上有一道附加題:你最欣賞班上的哪位同學?請說出理由。
除女兒之外,全班同學,竟然都寫上了女兒的名字。
理由很多:熱心助人、守信用、不愛生氣、好相處等等,寫得最多的是,樂觀幽默
班主任還說,很多同學建議,由她來擔任班長。

他感歎道:你這個女兒,雖說成績一般,可為人,實在很優秀啊!

我開玩笑地對女兒說,你快要成為英雄了。
正在織圍巾的女兒,歪著頭想了想,認真地告訴我說,
老師曾講過一句格言:當英雄路過的時候,總要有人坐在路邊鼓掌
她輕輕地說:"媽媽,我不想成為英雄,我想成為坐在路邊鼓掌的人。"

我猛地一震,默默地打量著她。

她安靜地織著絨線,淡粉的線,在
竹針上纏纏繞繞,彷彿一寸一寸的光陰,在她手上綻放出點點的花蕾。

我的心竟是驀地一暖。

那一刻,我忽然被這個不想成為英雄的女孩打動了。
這世間,有多少人,年少時渴望成為英雄,最終卻成了滾滾紅塵中的凡人
如果健康,如果快樂,如果,沒有違背自己的心意,
我們的孩子,又何妨做一個善良的普通人

長大成人後,她一定會成為:賢淑的妻子、溫柔的母親,甚至,熱心的同事、和善的鄰居。




在那些漫長的歲月裡,期盼她都能安然地過著自己想要的生活。
作為父母,還想為孩子祈求怎樣更好的未來呢?

17 April 2012

好文分享:孩子,我沒有生你的氣,我知道你忙!


网络图片


  
 / 劉繼榮


母親真的老了,變得孩子般纏人,每次打電話來,總是滿懷熱誠地問:「你什麼時候回家?」

且不說相隔一千多里路,要轉三次車,光是工作、孩子已經讓我分身無術,哪裡還抽得出時間回家。


母親的耳朵不好,我解釋了半天,她仍舊熱切地問:「你什麼時候能回來?」

幾次三番,我終於沒有了耐心,在電話裏衝母親大聲嚷嚷,她終於聽明白,默默掛了電話。


隔幾天,母親又問同樣的問題,只是那語調怯怯地,沒有了底氣。


像個不甘心的孩子,明知問了也是白問,可就是忍不住。我心一軟,沉吟了一下。

母親見我沒有煩,立刻開心起來。她欣喜地向我描述:「後院的石榴都開花了,西瓜快熟了,你回來吧。」

我為難地說:「那麼忙,怎麼能請得上假呢!」她急急地說:「你就說媽媽得了癌,只有半年的活頭了!」


我立刻責怪她胡說,她呵呵地笑了。

小時候,每逢颳風下雨,我不想去上學,便裝肚子疼,被母親識破,挨了一頓好罵。


現在老了,她反而教著女兒說謊了,我又好氣又好笑。

這樣的問答不停地重複著,我終於不忍心,告訴她下個月一定回去,母親竟高興得哽咽起來。


可不知怎麼了,永遠都有忙不完的事,每件事都比回家重要,最後,到底沒能回去。

電話那頭的母親,仿佛沒有力氣再說一個字,我滿懷內疚:「媽,生氣了吧?」


母親這一回聽真了,她連忙說:「孩子,我沒有生你的氣,我知道你忙。」

可是沒幾天,母親的電話催得越發緊了。她說,葡萄熟了,梨熟了,快回來吃吧。


我說,有什麼稀罕,這裏滿大街都是,花個十元八元就能吃個夠。


母親不高興了,我又耐下性子來哄她:「不過,那些東西都是化肥和農藥餵大的,哪有你種的好呢。」


母親得意地笑起來。

星期六那天,氣溫特別高,我不敢出門,開了空調在家裏呆著。孩子嚷嚷雪糕沒了,我只好下樓去超市買。

在暑氣蒸騰的街頭,我忽然就看見了母親的背影。


看樣子她剛下車,胳膊上挎著個籃子,背上背著沉甸甸的袋子,她彎著腰,左躲右閃著,怕別人碰了她的東西。


在擁擠的人流裏,母親每走一步都很吃力。


我大聲地叫她,她急急抬起滿是熱汗的臉,四處尋找,看見我走過來,竟驚喜地說不出話來。

一回到家,母親就喜滋滋地往外捧那些東西。她的手青筋暴露,十指上都纏著膠布,手背上有結了痂的血口子。


母親笑著對我說:「吃呀,你快吃呀,這全是我挑出來的。」

我這沒有出過遠門的母親,只為著我的一句話,便千里迢迢地趕了來。


她坐的是最便宜、沒有空調的客車,車上又熱又擠,但那些水靈靈的葡萄和梨子都完好無損。


我想像不出,她一路上是如何過來的,我只知道,在這世上,凡有母親的地方就有奇蹟。

母親只住了三天,她說我太辛苦,起早貪黑地上班,還要照顧孩子,她乾著急卻幫不上忙。


城裏的廚房設施,她一樣也不敢碰,生怕弄壞了。她自己悄悄去訂了票,又悄悄地一個人走。

才回去一星期,母親又說想我了,不住地催我回家。


我苦笑:「媽,你再耐心一些吧!」第二天,我接到姨媽的電話:「你媽媽病了,你快回來吧。」


我急得眼前發黑,淚眼婆娑地奔到車站,趕上了最後一趟車。

一路上,我心裏不住地祈禱。我希望這是母親騙我的,我希望她好好的。


我願意聽她的嘮叨,願意吃光她給我做的所有飯菜,願意經常抽空來看她。


此時,我才知道,人活到八十歲也是需要母親的。

車子終於到了村口,母親小跑著過來,滿臉的笑。


我抱住她,又想哭又想笑,嗔怪道:「你說什麼不好,說自己有病,虧你想得出!」


受了責備的母親,仍然無限地歡喜,她只是想看到我。

母親樂呵呵地忙進忙出,擺了一桌子好吃的東西,等著我的誇獎。


我毫不留情地批評:「紅豆粥煮糊了;水煎包子的皮太厚;滷肉味道太鹹。」


母親的笑容頓時變得尷尬,她無奈地搔著頭。


我心裏暗笑,我知道,一旦我說什麼東西好吃,母親非得逼我吃一大堆,走的時候還要帶上,就這樣,我被她餵得肥肥白白,怎麼都瘦不下去。而且,不貶低她,我怎麼有機會佔領灶台呢?

我給母親做飯,跟她聊天,母親長時間地凝視著我,眼裏滿是疼愛。


無論我說什麼,她都虔誠地半張著嘴,側著耳朵凝神地聽,就連午睡,她也坐在床邊,笑咪咪地看著我。


我說:「既然這麼疼我,為什麼不跟著我住呢?」她說住不慣城裏的高樓。

沒呆幾天,我就急著要回去,母親苦苦央求我再住一天。


她說,今早已託人到城裏買菜了,一會兒準能回來,她一定要好好給我做頓飯。


縣城離這兒九十多里路,母親要把所有她認為好吃的東西都弄回來,讓我吃下去,她才能心安。

從姨媽家回來的時候,母親精心準備的菜餚,終於端上了桌,


我不禁驚詫──魚鱗沒有刮盡、雞塊上是細密的雞毛、香油金針菇裏居然有頭髮絲,無論是葷的還是素的,都讓人無法下箸。


母親年輕時那麼愛乾淨,如今老了竟邋遢得這樣。母親見我挑來挑去就是不吃,她心疼地妥協了,送我去坐夜班車。

天很黑,母親挽著我的胳膊。她說,你走不慣鄉下的路。


她陪我上了車,不住地囑咐東囑咐西,車子都開了,才急著下去,衣角卻被車門夾住,險些摔倒。


我哽咽著,趴在車窗上大叫:「媽,媽,你小心些!」


她沒聽清楚,邊追著車跑邊喊:「孩子,我沒有生你的氣,我知道你忙!」

這一回,母親仿佛滿足了,她竟沒有再催過我回家,只是不斷地對我說些開心的事:「家裏又添了隻很乖的小牛犢;明年開春,她要在院子裏種好多好多的花。」聽著聽著,我心裏一片溫暖。

到年底,我又接到姨媽的電話。她說:「你媽媽病了,快回來吧。

我哪裡相信,我們前天才通的話,母親說自己很好,叫我不要掛念。

姨媽只是不住地催我,半信半疑的我還是回去了,並且買了一大袋母親愛吃的油糕。

車到村頭的時候,我伸長脖子張望著,母親沒來接我,我心裏忽地就有了種不祥的預感。

姨媽告訴我,給我打電話的時候,母親就已經不在了,她走得很安詳。


半年前,母親就被診斷出了癌症,


只是她沒有告訴任何人,仍和平常一樣樂呵呵地忙裏忙外,並且把自己的後事都安排妥當了。


姨媽還告訴我,母親老早就患了眼疾,看東西很費勁。

我緊緊地把那袋油糕抱在胸前,一顆心仿佛被人挖走。


原來,母親知道自己剩下的日子不多了,才不住地打電話叫我回家,她想再多看我幾眼,再和我多說幾句話。


原來,我挑剔著不肯下箸的飯菜,是她在視力模糊的情況下做的,我是多麼的粗心!我走的那個晚上,她一個人是如何摸索到家,她跌倒了沒有,我永遠都無從知道了。


母親,在生命最後的時光裏,還快樂地告訴我,牽牛花爬滿了舊煙囪,扁豆花開得像我小時候穿的紫衣裳。

你留下所有的愛,所有的溫暖,然後安靜地離開。


我知道,你是這世上唯一不會生我氣的人,唯一肯永遠等著我的人,

也就是仗著這份寵愛,我才敢讓你等了那麼久。

可是,母親,我真的有那麼忙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