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加拿大:打球练口语 理发DIY
来源: 网易
作者:不详
蹩脚英语找工作
来加拿大一个月后,我打算出去谋份兼职。要说我家家境也算殷实,在国内时,我也是出门就打车,一个人到饭店吃饭也点上三五个菜。可在异国他乡,挥霍着
父母那些存款,竟产生了丝丝愧疚。我暗下决心,一定要凭自己实力养活自己。根据"过来人"的经验,我抱起电话黄页,打算挨个拨打中餐馆的电话推销自己。可 一翻黄页吓了我一跳,原来温哥华的中餐馆如此之多,A4大小的纸张,足足占了七八页。那时我的英语太差,只能勉强说个自我介绍,电话那边答复什么一点也听 不懂,只能"Sorry!""Thank
you!"一类的应答,然后匆匆撂了电话。
电话沟通不行,我决定"登门拜访"。我住的学生宿舍边上,就有一家大型的海鲜自助餐厅,我总觉得能在那里面工作的人肯定是经过了层层筛选,有看家本事的 人,而我这个连英语都说不明白的小留学生,他们肯定不会留用的。所以几次路过那家店铺的门口,我都掉头逃走了。后来我抱着破釜沉舟的想法直奔经理室,用蹩
脚的英语说明了来意,而那个胖胖的香港经理,用同样蹩脚的普通话爽快回复道:"可以啊,小伙子,明天就来上班吧!"餐馆的录用令我兴奋不已,虽然全身早已 经激起一层冷汗。
我的第一份工作就是技术含量最低的刷碗工。身披厚厚长长的塑料围裙、头戴白白的厨师帽、在配上密不透风的口罩,站在冒着热气的洗碗机面前,我好似踏入
了桑拿房。想着自己之前下定的决心,我也咬牙坚持了下来。跟我一起工作的工友以广东人居多,本想在工作上与他人好好沟通,提升一下外语水平。没想到英语没 练到,粤语的水平却突飞勐进,不知道算不算一大收获。
打球也能练口语
仔细考量我自身实力和兴趣爱好后,我决定报考加拿大约克大学。为了不浪费自己的时间,我先申请了当地的一所学院,开始弥补自己与其他学生间的差距。想
着之前不知不觉学会粤语的经验,我开始有意识地寻找老外练习英语。在外语补习班上,我主动找其他国际学生对话;回到宿舍后,我坚持看当天的新闻,并作为第
二天的谈资和同学们分享。没想到的是,令自己口语能力迅速提升,竟是在篮球场上完成的。同国内一样,每到周末,男孩子都会相约去打球。学校前不远处的教堂 篮球场免费对外开放,早上7点多,我就和好友排队抢占篮球场,而对手则通常是当地学生组成的球队。
由于场地有限,在场上打球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只有赢球的球队才能继续留在场上,输球的必须让位给等候在旁的其他篮球爱好者。所以留在场上打球,就要
和队友交流配合好,尽可能地赢球。可是面对一个个人高马大的本土选手,赢球谈何容易啊。由于高中时候,一直担任校队篮球的队长,球技自认为也不错,所以我 主动担任起这个"国际球队"的领队。为了把这支球队带好,赛场下,我仔细和每个球员交流,研究各种战术;到球场上,我也随机应变,时刻临场指挥;即使在校 园中,看见有潜质的新同学,我也主动上前邀请他们参加篮球队。就这样,不到半年时间,我不但球技大长、结实了好多新朋友,口语也得到了飞速提升,就连当地
的俚语也是脱口就出。后来,我也如愿考上了心目中理想的大学。
理发也要DIY
之前在国内听说,在法国剪一次头发要60欧,所以到那留学的女孩子都统一梳着马尾辫,从不打理。等到想剪发时,就咔嚓一剪子,自己开刀。我最早出国的 时候,正是炎炎夏日的6月,且头一次出国,便理个很短的头发,精神、整洁。这个发型,我在加拿大保持了足足4个月,觉得自己的脑袋实在不值那么多银子。要 知道,即使在华人街的中国理发店,剪发的费用也要7加币,折成人民币要30多块了。其实,真正光顾中国理发店的人并不多,移民加拿大的中国家庭大多自备剪 子、电推子等工具,轻松解决了这个高消费难题。
邻居一位年过六旬的张大爷,是个不折不扣的热心肠,平时也给过我不少帮助。看着我邋遢的头型,估计他也察觉 出其中的原因,便强烈邀请我去他家做客帮我整理头发。我左右衡量着老爷子的发型,细细的查验着他绷满了青筋还略显颤巍的双手,充满了不信任。张大爷赶紧强 辩道,电推子有个座儿,可以贴着头皮推,想留多长留多长,保证没有问题……一阵勐吹,我最终中招了。张大爷仔细地翻出了包装很严实的电推子,接上电源,打 开开关,哧哧的声音证明这家伙的运转是正常的。张大爷吹吹刀口,在拇指上试试刀片……当张大爷拍拍我的肩膀展示他的新成果时,我一照镜子,简直欲哭无泪 了。我的头型长,脑顶尖,他按一寸的推座给我理的,不知道他的手是如何把握深浅的,头发一块高一块低。我前后左右照了半天,觉得要是没有推座直接剃,可能 还帅气些。后来才得知,张大爷这是为了我第一次"开刀",而那推子一直是他夫人的御用之物。第二天,我顶着这个发型去上学,朋友们无不好奇问道:"土匪从 哪里来,要到何处去?"后来,我喜得一个外号:"劳改"。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